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造反有理:少年毛泽东的反叛性格解析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13-05-12 | 16826 次浏览 | 分享到:
毛泽东是高度赞扬造反精神的。他对自己一生的“无法无天”是极为欣赏的。因为他始终认为,革命的秩序才是最正常的秩序。

他自己生活中的直接反叛,则是反对父亲的专制和刻薄。他在家中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反抗的。父亲送儿子读书的唯一目的是为发家,一旦发现儿子读书有越“正道”,就常常无理地责骂他“懒惰”、“不孝”,有时甚至加以体罚。这个少年最早的一次“反叛”,是在他10岁的时候,为抵抗经常打骂学生的私塾教师,独自从学堂逃出,在附近山中迷了路,乱跑了3天之后,才被家人找回。从此以后,对这个桀骜不驯的“逆子”,父亲和塾师不得不温和一些了。毛泽东在回忆中幽默地说,家里分成两个“党”:一个是执政党,只父亲孤家寡人一个;另一个是反对党,由他和母亲、两个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有时还包括长工在内组成。母亲只赞成用温和的办法来对付,他则主张公开的反叛。为了辩驳所谓“不孝”的责备,他以经书做武器,对父亲说:经书上说的“父慈子孝”,可见“父慈”在先,“子孝”在后,哪有父不慈而子能孝的呢?有一回,父亲当着许多客人责骂了他,于是他忿而从家里跑出,父亲从后面追来,他就以“投塘”相威胁。这种反抗,终于换得父亲一定的让步。他的最大的“忤逆不孝”是抗婚。父亲按照古老的陋习,为他娶了一个比他大4岁的18岁的媳妇,他坚决拒绝,一直不承认这桩“婚姻”,父亲也无可奈何。他尤其不满意父亲的悭吝,在穷人“吃大户”的那年,囤积谷子,不肯平粜,他认为这是非常不人道的。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年旧历年关,父亲要他去收一笔猪钱,在回家的路上,碰见几伙衣衫褴褛的穷人,他便把钱散给了他们(柳六文:《我所知道的毛泽东先生二三事》,载1945年9月8日《新华日报》。)。

旧时私塾儿童常受教师体罚,毛泽东对此很反感。他10岁在南岸私塾时,一次挨了打,他气得背起书包就走,又不敢回家,在山冲里转悠了3天,才被找了回来。他回忆这次的“反叛”说:“到家以后,想不到情形有点改善。我父亲比以前稍微体谅一些了,老师态度也比较温和一些。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自幼年就显现出来的这种品质:自我做主,敢想敢做,无人能够阻挡得了的倔犟性格,或从环境或从书本或从其他方面产生,只要是他认为合理的东西,必定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从各个方面同守旧的父亲对抗,这段回忆向我们作了一个启示:这个少年的这种可贵的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发展起来。

毛泽东的母亲文氏(1867—1919),在家排行第七,称“七妹”(斯诺《西行漫记》中,提到毛泽东的母亲名字叫“文其美”,当是音译之误。)。文家也世代务农,因有祖坟在韶山,为祭祀方便,将七妹嫁与毛家。母亲生怕第三个儿子长不大,于是毛泽东寄居在外祖父家时,拜当地龙潭一块被称为“石观音”的巨石为“干娘”,以保佑其长大成人,故乳名石三伢子。跟父亲相反,母亲在亲友间和韶山一带,是以善良、谦和、公正和乐于帮助别人而著称的。毛泽东非常敬爱他的母亲,在待人接物方面,受母亲的影响很大。母亲于1919年去世,儿子沉痛地写了篇《祭母文》。这篇由毛宇居一直珍藏着的文章,这样称道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版。)母亲去世后,毛泽东给他的同学好友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而利人的,我的母亲属第三种人。

父亲已经决定将这个16岁的儿子送到湘潭城里一家米店去当学徒。这时湘乡县的东山书院已改为新式的高级小学(东山学堂为戊戌以前湖南最早兴办的新式学堂之一,谭嗣同在《浏阳兴算记》中提到:“湘乡改东山书院之举,又继之以起,趋向亦渐变矣。”),毛泽东很想进这所学堂读书。湘乡是母亲的故乡,县城离韶山只有25公里路。经过向父亲力争和亲友们说项,父亲才同意他再去念书。毛泽东能够去东山读书,得力于李漱清、王季范、毛宇居和一位堂叔——毛麓钟。这位堂叔是毛家仅有的一个秀才,出过远门,到过云南,在蔡锷部下做过事。这位堂叔曾教他读过《纲鉴易知录》、《史记》和时文(八股文)、古文、唐诗等,并常为他改文章,使他进步很快。他们都极力怂恿这个聪颖有为的少年到湘乡去进这所新学堂。1910年早秋的一天,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到湘乡县立东山学堂读书。从此,他就离开了他那个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风气闭塞的韶山冲。

读者留言

  请不要发表违法违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