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网络歌曲走过15载 业内人士:容易流行也很口水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沈啸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14-11-29 | 219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早期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到近几年的《等一分钟》《小苹果》等,网络歌曲在华语乐坛走过了15年历程,并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原创作品从网络红到大街小巷,红到手机铃声和彩铃里,创造了不俗的商业成绩。互联网给了歌迷自由选择的权力,也给了草根音乐人施展的天地。而在这个趋势背后,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争议与隐忧,比如因填词谱曲并演唱《我的滑板鞋》而走红的庞麦郎近日陷入“彷徨”,从中可见一斑。

宋柯称,10年前有一场在武汉举行的网络歌手演唱会,票却卖得很糟糕,现场观众都喝倒彩了,“你的歌都在网上,我都熟得不行,通常能流行成那样的歌,也是把双刃剑。容易流行就说明它很口水,很口水另外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大家很容易厌烦,过俩月好不容易歌手跟歌齐名,歌却已经下去了,然后没有持续的一些好歌。”宋柯指出,也有从这上面转换出来的特别好的例子,那时候可以不叫网络歌手,就是职业歌手,最终考量的还是综合素质。

歌曲不能完全量化
 
近几年,华语流行乐坛中能够直击人心的好歌曲不多。宋柯认为,这跟网络冲击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很快的体验,大家已经完全没有耐心去看什么了。原来博客刚火一段时间就不行了,改微博了,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140个字,其实140个字大家也很难读完,我发现我个人也好、别人也好,很多评论完全没有认真地去读一遍,很多人只是被标题吸引。相比来说,现在很多走红的歌,也就是个‘标题党’,因为是一个概念火了,还真不是因为它的音乐性、歌词情怀的这种美好,歌曲的音乐性、节奏感、编曲,所有的才华、技术凝结出来的东西反而不容易火。”

宋柯称,有些公司就专门做这些,“这首歌一定是这个旋律,要找什么样的人唱,然后这歌一定要反映时下的网络热点,大家都已经把它标准化了。恰恰娱乐产品还真是不能完全量化,量化了出好歌的几率就少。那些有才华的不太量化的作品,以前是可以通过电台媒介推荐,那个时候都听电台DJ怎么说、乐评人怎么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对这个也没什么兴趣,都愿意听从内心觉得哪个好。毫无疑问,如果你被大众化主导,那很多优秀的作品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读者留言

  请不要发表违法违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