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照片中的中国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09-04-08 | 13704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19世纪中期有关中国的照片出现在西方社会时,"中国"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也不再只是艺术化了的器皿、丝绸织品。神秘的东方古国以其具体的细节被呈现到西方人面前,中国社会独特的风俗习惯几乎都成了照片的拍摄者和观赏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特征,方块的文字、筷子、男人的辫子、扁平的脸、细小的眼睛……偏见几乎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对于一般西方人而言,就如雷蒙德·道森(Raymond Dawson)在他的《中国变色龙 ──欧洲人的中国文明观》一书中指出的, 人口稠密这一中国社会的基本事实本身就可能招致欧洲人的恐怖心。 在欧洲社会,
多子女家庭通常受到轻蔑,因为那意味着无能和贫穷。有着众多人口的中国让欧洲人很容易地联想到生命价值的被轻视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而有关中国的报道似乎都在证实这一切: 蚂蚁样的人群、自杀、弃婴、溺婴、牛马般的原始劳作,还有大量涌向海外的移民……

  但是,将西方人的所有的中国照片简单地归结为偏见的产物是不够的。翻看各个时期由西方人拍摄的中国照片,起码有以下两个特点是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1)他们的照片多数是记录式的。这里无意为他们的照片下"documment "的抑或"纪实"的定义,除了一些明显是摆拍或刻意安排拍摄的作品外,他们的照片大多是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场景的记录。

  2)东方与西方、古代(或称前近代)与近代,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强烈的反差始终是照片的拍摄者和接受者们的重要关注点。无论拍摄者是以鄙视的还是以好奇、怜悯的视线观察这一切,他们的照片无疑记录了他们眼中最基本的真实:中国的文明的异质性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滞后性。

  他人眼中的"中国"

  就具体内容而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些相同的题材、相似的情景几乎是反反复复地、被各种各样的人不约而同地摄入镜头。可以认为这些照片集中反映了一般西方人对中国的直观认识。

  儒家礼教与家族关系。以老人、家长为核心的中国家庭,端坐中央的父亲、不拘言笑的妇女、少年老成的孩子等等,中国人的家族形态以及家庭关系中严格的等级秩序、伦理规范一直为西方人所关注。

  落后的生产力与严酷的生存状况。几近原始的农耕,手推肩挑的劳作,水车,独轮车,旷野尸骸,乞食者、还有衣着破烂、饥饿疲惫的孩子们……毋庸讳言,这一切,其实是当时中国社会处处可见的日常的细节。

  社会关系和政治统治秩序。抬轿的苦力与轿子里的权贵,军队,各种各样的囚犯,被押着示众的、关在囚笼中的、刑场上临刑的犯人,还有那一个个头颅,滚落在地上的、高悬在旗杆上的滴着血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