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照片中的中国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09-04-08 | 13709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反映中国知识分子这一种精神困境的另一种现象,我们可以注意到,似乎只有当摄影家们面临民族危机或确立了特定的政治信仰以后,他们的视线和思维语言才清晰起来,他们的作品也才显出相应的力度。这种情况正折射出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看起来,这样一种认同的困境同样困扰着今天的摄影家们。中国纪实摄影的兴起,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以来摄影家们逐步接受西方的观念意识并致力于进入世界的努力同步的。当照片拍摄者作为一中国摄影家"来面对他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时,他首先将面对一个对自我的认同的问题。一方面,身处社会的激烈变动期,中国人普遍遭遇着精神家园的失落,"中国"是什么?该是什么?将是什么?这样一些困惑将是中国摄影家们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摄影家潜意识中希望自己的"中国"作品为西方人所接受的话,他们又将面临一个围绕"中国观"而发生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碰撞的问题。尽管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西方人的中国观已有所改变,事实上中国人的中国照片也正受到国际摄影界的关注并被一些介绍中国的专著、摄影集所采用。但就一般西方人而言,他们最习惯的、最易接受的中国形象,依然是那一种异质""滞后"(虽然这种滞后已由"古代的""前近代的"变成了"发展中的")为特征的东西。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希望在中国看到他们深感失落的东西,试图从东方找到治他们的西方病的灵丹妙方,其前提之一正在于文明的相异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与这个前提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前提则是:所有的西方人几乎都清楚地知道,中国的年轻一代向往西方世界并正在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对于西方人的从容的反思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最受欢迎、或者说最易为西方人接受的,正是最贴近西方人的中国观的照片。住房困难的都市居民,泥土屋子里的农民,寺庙里的虔诚信徒,皱巴巴的劣质西装,诚朴而羞涩、惶恐的目光……与西方社会的强烈反差,依然是他们的关注点。

  不可否认,在对话交流中,熟悉对方的语境是必要的。但是当中国摄影家热切地想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时候,在吸收、了解外界的观念意识的同时,揣摸人家的中国观,以相似的怜悯的视线去观察、记录"中国"、是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倾向的。对中国摄影家来说,如何以面对自我的视线,去观察记录处于剧烈变动时期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种内在的和相互间的和谐平衡或紧张冲突,是个真正的难题。

  老照片中的"中国":拟制的与真实的

  前些年一哄而起的老照片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很可以探讨的。从老照片中,人们看到了些什么、又想读出些什么?在各种各样的老照片中,"中国人拍摄的中国"是怎样地回应着人们对历史中的"中国"的想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