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照片中的中国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09-04-08 | 13534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一个令人怯于入手的课题,但其实很多人都在关注、思考和议论着。

  所有记录、反映中国人、中国社会以及与中国相关的一景一物的照片都可被纳入到"照片中的中国"之中。本文的意图,则是由照片来看拍摄者、被摄者和照片的接受者的主体所表述的对于"中国"的认识──在这儿不妨用"中国观"这一概念来定义这一种观念意识。

  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首先我们可以依据拍摄者的身份,将有关中国的照片大致分为"中国人拍摄的中国"和"外国人拍摄的中国"两大类。从本文的问题设想出发,在这里笔者将前者界定为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而言,无论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身份地位有何差异,他所面对、拍摄的中国,归根到底,是一种自我。而对于外国人来说,无论他的中国观如何,中国于他是一种外在的客体。

  西方人的中国照片

  西方人通过照相机和照片来记录、了解中国,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综观那以后的历史,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古国出现在西方各国的传教士、贸易商、外交官以及各种各样的冒险家的照片中。这类照片反映了当时各个时期西方人的中国观,同时对于近代以来西方人“中国形象”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作为一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为欧美各国所了解, 包括卡帕在内的一大批欧美记者来到中国,正面拍摄、记录中国民众和军队的抗日战争。与此同时,一些西方记者开始深入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热诚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底层民众和红色根据地的一切。

  1949年至1970年代:众所周知,1949年以后,中国与西方各国间经历了由冷战而造成的阻隔。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一般西方人对共产主义的大陆中国充满敌视与恐惧;另一方面,那些被允许进入大陆的"友好人?;既不大可能单独自由地从事拍摄活动、其中不少人出于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切期望,也愿意将他们被安排参观的工厂、人民公社、学校当作中国的现实来记录。这期间虽然也曾有过象勃烈松那样的记录普通中国社会的作品,且出现过激怒了中国政府的安东尼奥尼的作品,更多的却是我们都不难读懂的记录当时的"对外开放"的样板式中国社会的照片。

  1980年代以来:西方人重新用镜头观察中国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为背景的。

  对于在19世纪以后的殖民主义时代中所形成的西方人的中国观以及各种图像所描述的中国人形象中所包含的种族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的批判和反思,如今不仅由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也由西方各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所展开。从18世纪以前对中国哲学、中国工艺品的向往到19世纪对中国的蔑视,西方人的中国观的急速转变,当然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内的直接的交流、冲突有关。而照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起的特殊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